0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专栏交流合作 〉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
不做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
作者:学生处   来源: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4772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以外,还有一类被卷入欺凌事件的群体,即旁观者,他们目睹了欺凌事件的发生,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他们对欺凌的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凌事件的走向和发展。

芬兰著名校园欺凌研究专家Salmivalli根据旁观者行为特点将其分为:欺凌助推者、煽风点火者、局外者和保护者。欺凌助推者,虽然不是欺凌事件的主要发起者,但是常常会同欺凌者一起捉弄、欺负被欺凌者。煽风点火者,常常通过煽动性的语言或行为鼓动欺凌者继续实施欺凌行为;如果旁观者支持欺凌者,为欺凌行为叫好,甚至参与到欺凌中来,会给欺凌者提供一定的正面鼓励,强化欺凌者的行为,激发起欺凌者的表现欲,让欺凌者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使欺凌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强度增大或发生次数增多。局外者,通常对欺凌事件持冷漠态度,不介入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中,认为欺凌事件与自己无关;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置身事外,看似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冷漠会让欺凌者认为局外者默许他的欺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欺凌者更加有恃无恐。

欺凌事件的旁观者中还有一类群体,即保护者,他们会安慰被欺凌者,尝试协调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将欺凌事件报告给老师和家长,努力制止欺凌行为的发生或者严重化。研究表明,当有同伴站出来阻止欺凌者时,57%的校园欺凌在10秒内停止。班级中属于保护者的学生越多,班级内的欺凌事件会越少。有效的保护者的行为能够降低和缓解受欺凌同学所受到的伤害,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并有效减少后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曾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扮演过不同类型的旁观者,旁观者对欺凌事件的行为和态度对校园欺凌事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和干预的对象不仅仅是欺凌者、被欺凌者,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多关注作为欺凌事件旁观者的学生群体。

学校要加强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工作,坚定贯彻执行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制定适合本校的校园欺凌防控方案和紧急预案,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态度和行为,深化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形成明确的反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对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说“NO”。教育学生旁观到校园欺凌事件时,首先要保护好自身安全,不加入欺凌者,不为欺凌者叫好,不对欺凌行为无动于衷,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师或家长。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排斥或安慰受到欺凌的同学。此外,学校要在校园或学校网站醒目位置公布校园欺凌举报热线,积极回应和处理欺凌事件。

学校要重视同伴关系和班级凝聚力建设。部分中小学以学业成绩和升学为主要目标,学生们疲于应付考试,这种现状加剧了学生间的竞争、削弱了合作意识,使得同学间的关系过于冷淡或紧张,这也直接导致了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更多的同学因无法感同身受而选择做冷漠的旁观者。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多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扩大交友范围,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提高共情能力,增强责任感。同时,教师应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采取暴力方式惩罚学生,让学生有班级归属感。

此外,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还包括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家长等成年人,当成年人遇到欺凌事件时,要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及时安抚受欺凌同学的情绪。之后,要告知学校。学生欺凌防治委员会按照预案对欺凌事件进行处理和干预,对被欺凌者、旁观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欺凌事件的后续情况进行持续追踪。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学校介绍
工作职能
校务公开
应急管理
领导信息
联系方式
党团建设
党建动态
学习交流
支部建设
团委工作
教工之家
工会工作
妇委会工作
后勤服务
德育专栏
德育管理
德育风采
德育活动
交流合作
落实“十个一”
教学专栏
教学研究
教学管理
教学成果
教师成长
专业部风采
培养方案
招生实习
招生工作
实习工作
实习生风采
校企合作
优秀毕业生
实习加油站
版权所有©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78号 联系电话:0532-87895174
备案序号:鲁ICP备12013511号 备案号:370200201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