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动态校务公开
校务公开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2023年教育质量报告
作者:   来源: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发布时间:2024-01-03   点击:208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2023年度)

 

 

 

 

 

 

 

 

 

 

 

 

 

 

 

 

 

 

2023年12月


年报公开形式及网址

公开形式:学校网站

发布网址:http://www.qdcjxx.qdedu.net

发布栏目:校园动态-校务公开

发布名称:青岛财经职业学校2023年教育质量报告

 

 

 

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

 

学校对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及相关附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

 

 

 

 

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2024 13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我校的教育质量,为我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创办职业教育始于1983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由一所县级职业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经过几代财经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1681人,教职工112人。开设专业也由原来的会计、电气两个专业调整增加到会计事务、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动漫与游戏制作、环境监测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八大专业。三二连读、普职融通、三年职专等多元育人模式并行。多年来,学校以“办让师生向往,并为之自豪的学校”为目标,秉承“德技并修,报效祖国”的校训,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聚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专业特色发展,聚焦提升师德修养、专业综合素养,强化学校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特色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青岛市五星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计算机、环境监测、电气等专业多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2022—2023学年度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好市教育局各项工作部署。学校围绕家校协同育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三方面重点工作,立足“五合育人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走深走实”“实施三三改革发展工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两方面创新项目,铆足干劲、团结协作、夯实基础、扎实奋进,锐意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家长、社会满意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校上下提振士气,立足岗位,往实处干,向前列走,奋力打造“岛城一流、全省领先、国内知名”的优质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目录

年报公开形式及网址

前言

目录

一、人才培养

(一)加强“红烛.匠心”党建品牌建设,形成学校“三领、五融、一品牌”工作格局,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五合育人”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走深走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四项原则”为基础,构建“一三五”模式,打造教师队伍,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二、服务贡献

(一)学生就业、升学和招生质量逐年攀升,服务于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二)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不断增强

(三)社会培训工作持续加强

三、文化传承

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三)坚持文化引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

(四)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 “三三”改革发展工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国际合作

1. 与德国维森职业学校建立联系。

2. 与德国马克斯·韦伯职业学校、维森职业学校、汉诺威第十一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3.促进文化交流,学校举办“怀梦想,至远方”教育讲座。

五、 产教融合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技能人才。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四)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创新。

(七)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合作模式。

六、发展保障

(一)制度保障。

(二)经费保障。

七、面临挑战

附表:

人才培养质量计分卡

满意度调查表

教学资源表

服务贡献表

国际影响表

落实政策表

 


一、人才培养

(一)加强“红烛.匠心”党建品牌建设,形成学校“三领、五融、一品牌”工作格局,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1.强化政治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

聚焦转作风、强能力,坚持读原文、悟原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本年度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21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专题学习7次,总支成员进行交流研讨。面向全校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参与师生达1600余人次。开展“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暨中层以上干部暑期读书班,立足岗位职责,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激发斗志,推进创新发展。

 

2. 强化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根据局党组工作部署,学校第一时间研究并制定了“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在方案框架下,又分别制定了“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治理”等方案,制定了双周调度制度和督导制度。活动中党员干部对照认领问题13项,完成整改13项;办成“事要解决”实事项目6项;实现创新突破项目5项。完善办公会确定事项“马上就办”机制,对重点工作进行挂牌督战,有力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真本领、硬实力。

 

3. 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学校总支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融入基层,深入调研,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各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干部教师转作风、强能力。持续加强与机关党支部、合作单位的共建活动,与市教科院第四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共建 共推创新发展”主题党日活动,与青岛十九中党委开展党建工作交流活动。7月1日,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创新聚力当先锋”党员擂台赛活动,五个支部选派选手上台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4. 强化纪律建设,抗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持续深入正风肃纪,通过专题学习、发送提醒等形式,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廉政警示教育9次。召开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修订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完善领导干部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19名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廉政谈话。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强化纪检工作和廉政教育。

 

5. 强化思政教育,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时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加强对宗教信仰师生情况的摸排,建立工作台账,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对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与正确引导。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纳入“第一议题”研讨,督促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统战理论,全面加强对师生尤其是党外优秀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

(二)加强“五合育人”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走深走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关于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找准抓实立德树人着力点,学校大力推动育人资源的整合、融合、综合,通过实施“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联合育人、品牌育人”,创设适合 新时期青少年发展需求的育人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五合育人”德育模式,我校“明理勤技”获评青岛市第二批德育品牌。

1.实施课程育人,拓宽育人主阵地。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德育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各学科素养目标的研究与融合,凸显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2.实施管理育人,瞄准育人切入点。从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两个维度入手,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本领;另一方面通过一日常规、德育学分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同时发挥共青团员学生会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对学生选先评优力度大力宣传申报的榜样。

3.实施实践育人,创建育人新环境。通过“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广泛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严格实习实训管理,拓宽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深化“财经雷锋营”志愿服务品牌内涵。

 

4.实施联合育人,盘活育人宽模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突出家、校、社、企、行政联合育人的功能,聚焦职业教育学段特点、类型特点和生源特点,强化在家庭教育、社区共建、校企合作中的德育渗透,更好地实现全环境立德育人。

 

5.实施品牌育人,提升育人美誉度。依托阳光校园的创建,擦亮学校“明理勤技”德育品牌,打造“财经雷锋营”志愿服务品牌、“三心三融”家校社工作品牌等立德树人好品牌,积极营造绿色、文明、健康、平安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四项原则”为基础,构建“一三五”模式,打造教师队伍,推动人才培养质量。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校始终把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以“四项原则”(党领人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育人为本)为基础,打造“一三五”新模式的教师队伍(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构建一支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的三个层次能力素质,打造“五环”的教学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1.坚持“党领人才”原则,筑牢发展根基

1)“四坚持四学”,搭建搭好理论学习矩阵。坚持以学促干,围绕从严治党、主题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点,学校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互联网+学研赛结合,坚持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学;以“第一议题”和十五期党课、“每周一学”“每季一考”结合,坚持覆盖全体师生普遍学;以主题教育读书班、“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青年教师读书班三班推进,坚持培育队伍突出重点学;以四期主题交流、六期主题党日活动和调研论坛结合,坚持知行合一聚焦难点学,构建理论学习矩阵,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2)“三班并进”,抓细抓紧干部党员队伍。坚持新发展理念,成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青年教师专业提升读书班,任务驱动,强化青年干部培养和梯队建设。开展三学三读三悟,即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学专业,读政策,悟实践;学典型,读创新,悟特色,举办7期“三述”交流,掀起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工作方式的自我革命,拓宽“双培养”工程的实施路径。

2.坚持“师德高尚”原则,加强师风建设

1)制度保障,强师德。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出台《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师德师风考核方案》《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师德标兵评选条件》《青岛财经职业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三定一聘实施方案》《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师发展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相关文件,引导教师自律自强,形成自觉践行良好师德、维护良好师风的有利环境。

2)活动引领,铸师魂。学校将每年3月、9月定为“师德师风教育月”,先后举行教师“开学第一课”师德教育活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依法规范执教”师德警示教育活动、“我为学校献一策”活动、“榜样在身边”师德选树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让老师学师德楷模、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学校2022学年30多人次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的国培项目,全员进行学校师德师风培训,加强教师师德养成,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每学期教师签订拒绝有偿家教协议书,学期末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强化教师敬畏意识。2022年评选吕慧等十名教师评为师德标兵,树教师正面典型,打造师德示范标杆,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铸魂者先铸其魂。

3.坚持“业务精湛”原则,打造专业素质。学校坚持“学校发展,教师第一”理念,打造“一三五”新模式的教师队伍,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构建一支双师型队伍建设

①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通行企校教师互聘路径。学校与多家企业成立职教联盟,每年假期安排教师到合作参加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开拓教师视野学校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实践高达100%,实现全覆盖。选拔品德高尚、技术优良、榜样示范的行业专家、技能大师、创新人才、技术骨干,聘为产业兼职教师,打造专兼职融合提升的教师团队。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合作企业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派出企业教师王秉秀等 7名,共参与课堂教学588 节。青岛万美盛世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青岛缤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派出企业教师王凯等6 名,共参与课堂教学1462节,有效缓解学校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强化技术技能教学效果。

 

 

 

 

②合作开发课程,加强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根据专业发展需求,2022年邀请企业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结合专业发展,开设与企业需求和产业紧密结合的多个课程:《Unity3D开发VR应用实践》、《淘宝电商运营》、《工业分析检验教程》、《会计综合技能之数码字》等课程。各专业与企业联合教研,开展多项课题和专利。《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新三教”改革实践研究—以青岛市计算机专业为例》、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全面学徒制视域下的环境监测类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均已立项。发明创造的专利:“一种防雨型的中流量采样器”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受理并进行投入企业生产。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分层分类提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的的能力素质

①以“青年读书班”为突破口,加速青年教师成长。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育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学校制定了《青岛财经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读书班工作方案》,通过“师徒结对”,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团队协作机制,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截至11月,19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精读一本好书”、“上好一堂展示课”、“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活动,通过精读《有效教学》这本书,更新了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并有效的将教学与课堂思政相结合,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双丰收;通过“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活动,提升了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重新梳理和拓展教学思路;通过“上好一堂展示课”活动,在实践的同时,聆听了专家的点评,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②以“培、赛、课”为着力点,构建“三级攀升的教师

队伍体系。为打造一支专业技能过硬、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通过“以培促学、以赛促训、以课题为引领”的方式,强化教师苦练技能的意识,形成“比武练兵”的氛围,不断夯实骨干教师的发展,构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 三级攀升的教师队伍体系。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加大资金专项投入, 2022-2023学年培训专项资金达20余万元,培训内容包含师德师风建设、新教材和新课标解读、大三科、信息化、双师型、实训实习等多方面,通过培训,建立教师理论基础,夯实教学根基。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三课”交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取得丰硕成果。数字艺术设计赛项获2023年全国技能大赛铜奖,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获2022年山东省技能大赛三等奖,一带一路金砖国家财税项目二等奖,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技能赛1项赛事。获青岛市技能大赛一等奖5个、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课题立项3项,课题结项2项,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分获三等奖,5名教师举行青岛市公开课、开放课、交流课;2名教师在青岛市一师一优课荣获一等奖。学校目前有青岛市教学能手17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5人,青岛市名师2人,学校探索建立“教学能手团队”、创建“学科带头人队伍”、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骨干教师以“点”代“面”效应,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开展优秀骨干教师展示课,推进学校课堂改革,引领教研新风。通过教研组精益求精的探讨,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带动其他教师加速成长。

 

 

 

 

 

 

 

 

 

 

 

 

③以“专业改革”为契机,支持精英教师发展。为打造

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理论知识扎实能够推动专业部建设的精英团队,学校全力以赴支持精英教师发展。以“十四五”规划为基础推动专业部全面发展。会计专业与环境检测技术专业以普职合作为基础,构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学校与青岛第六十八中学合作育人,实现创新育人模式。计算机专业探索以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动漫、虚拟现实四个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体育经营与管理专业积极争取“3+4”育人模式,实现专业建设新突破。商务专业以精品课程为抓手,积极推动课程改革。电气专业以大赛为突破点,推动专业迅速发展。各专业部长肩负引领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重担。带领教师一遍遍磨课、备课,给教师提供平台展示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帮着指导、帮助、带动,促进教师成长。

 

 

3)构建“五环”高效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构建“五环”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环环相扣。创新点:教学目标中素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力目标与岗位能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教学设计包含导、探、展、拓、评、思六个环节。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维评价模式。教学反思包括教师反思与学生反思两部分。学校通过教师集体大集备参悟教学模式本质、示范引领分科推进、人人过关打造品牌三个阶段推进“五环”教学模式构建。学校通过过关课、校长听评课、教研组长听评课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常规巡课制度和发布《教学教育周报》,推动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4.坚持“育人为本”原则,提升班主任能力。

1)制度保障,推动精细化管理。学校制定《青岛财经职业学校班主任职级制工作方案及考核实施细则》,通过严格的量化考核,推动班主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公平、公正的考核办法激励班主任工作,带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肯定班主任的付出和成绩。

2)加强培训,更新理念,加强协作。我校以提升班主任能力素质为提升教师队伍突破口,以立德树人育人为根本,先后开展班主任德育培训活动、“转作风、强能力、促提升”班主任大会、班主任心理培训、“家长大课堂”等活动,多方面、全领域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张明慧“班主任能力大赛”荣获山东省三等奖;多名教师“班主任能力大赛”荣获青岛市三等奖。

 

二、服务贡献

(一)学生就业、升学和招生质量逐年攀升,服务于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1.就业与升学质量逐年提升。

2023年毕业生总数为526人,就业与升学率为91.6%,2023年学校通过职教高考、贯通培养升入高校的人数达到467人,比例为88.8%。

2.社会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①招生规模及招生稳定性:2023年我校计划招收新生610人,实际招收人数共541人,其中,三二连读学生413人,职业中专学生128人。2022年我校计划招收新生610人,实际招收人数共568人,其中,三二连读学生435人,职业中专学生133人。2021年我校计划招收新生690人,实际招收人数共596人,其中,三二连读学生435人,职业中专学生161人。

②学生巩固率增长

2023年我校共有毕业生人数526人(其中:职专178人,普专348人)。该年级入校时学生人数为562人(其中:职专184人,普专378人)。学生巩固率=当年毕业年级学生数/该年级入学时学生数*100% = 526/562*100%=93.59%

(二)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不断增强

1.学校重视市场调研调整专业方向。立足学校专业,着眼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参与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探索办学新模式。通过联合办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多年对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专业进行市场调研。为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原专业,2022年学校完成了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专业三二连读的申报。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专业与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联合办学。2023年开始招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学校加强校际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更好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我校在2023年多次到访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围绕构建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互动交流。从实际出发,通过如何构建育人标准,打造育人课程体系等方面,探索校际间深度融合方式。

 

 

 

 

(三)社会培训工作持续加强 

1.贯彻“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社会培训办学思想2022年12月完成专项检查、自查报告并上报石油大学,按照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年检要求上报了年检材料,同时精心准备材料、整理档案,迎接检查。成训处以督导检查为契机加强日常工作、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增强了成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促进了质量的提高。

2.规范管理,做好学历教育工作。由于国家规范成人学历教育,2022秋学习网络教育停止招生。目前工作重点是做好在读学员服务工作。加强日常的导学、促学、助学,及时办理毕业事宜。通过电话,微信群、QQ号及时向学生公布公告、接受咨询,帮助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按时毕业。积极开拓继续教育新合作单位。我校成功申办成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点,面向社会和在校学生计划招收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商务英语四个专业80名高起专学员。

3.加强联合办学,充分实现资源共享。2022年7月29日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与李沧区老年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特色学科教学、老年教育研究、教师互派、品牌建设共融,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达到资源共享,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我校高级教师崔勇和孙丕顺,分别在老年大学开设了古典诗词欣赏和国画初、中级班,收到了老年大学学员的一直好评。双方在秉持"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健康长寿;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下,积极发挥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服务职能,促进李沧区老年人的文化建设,加快合作建设为我区老年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三、文化传承

全面深入落实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工作部署学校持续增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互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优质德育品牌,逐步形成了新时代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1.落实顶层设计学校着重加强家校共建工作的顶层设计,成立以校长和书记领头,以德育主任、骨干教师、一线班主任、校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组建三级家委会,保障家校共育的组织机制健全。

2.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家校共建共育发展需要,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家长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这些制度在具体的家校共建共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制定与完善,均体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3.引领良性发展方向。一是确保家委会“传帮带”作用的发挥,每年举行校家委会换届选举,家委会委员们发挥带头作用,号召家长们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共唱一首歌等“十个一”项目活动;二是建立家长与学校共建共育的长效机制,开展 “智慧家长”评选活动,定期向青岛市家校合作网投稿,家长也积极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三是深度结合学校特色教育的品牌发展,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宣传月”活动,进行“优秀家长”评选,开展“学情会商”,着力提高教育满意度。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倾听需求,优化工作方案。学校举行“三长见面”、校长会客厅、家长会、家长驻校、家访等活动促进家校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定期与家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倾听家长的需求与建议,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方案。

 

 

2.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庭教育质量。不断完善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运用“五步教学法”开设家庭教育课《亲子沟通有方法》《教会孩子处理同伴关系》;邀请优秀家长分享育子心得;引进专业家校心理系列课程《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家庭养育方法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的提升,让每一位家长都掌握正确的与孩子相处之道,学会“如何做合格的家长”。

 

(三)坚持文化引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

1.多彩“十个一”,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以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场景为载体,开展“十个一”项目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落实十个一”板块简讯140余条,充分展示了“十个一”项目的多样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达到了“充实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2.精准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知晓度。通过官微、视频号,宣传展示学校办学理念、亮点工作、特色活动,宣传职业教育新形势、新变化、新成就,宣传推介满意度亮点工作、经验做法、故事案例,让家长知晓学校教育工作情况,增进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了解,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四)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配齐配强师资,提升专业水平。学校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心理教师、班主任每年参加专业发展培训,主动以自身健康阳光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学会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去剖析教育现象,理解特殊的学生、特殊的问题,努力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和问题解决办法,能做到全员参与。

 

2.拓宽育人途径,做好心理健康宣传。通过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和家长大课堂,指导家长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习亲子沟通策略,更好地发挥陪伴、引领、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走进社区,宣传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校社协同营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氛围。

 

3.分类实施遵规范,科学守护保健康。建立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学生开放,接受咨询预约;每学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对筛查出的需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和深入访谈,结合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评估确定需密切关注的学生,并由心理老师指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密切配合做好长期追踪随访,确保心理危机干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报告”。

 

 

(五) “三三”改革发展工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1. “三点发力”,站好政治建设第一方队。 党、政、工三点发力,把握思想主阵地。严格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找准深化创新的突破口、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办好民生的发力点。学习先导、聚铸初心夯根本,调研先行、聚焦目标见真章,整改先达、聚力发展求实效,“三先三聚”发挥党员团员先锋榜样作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统筹安排,从而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走深走实,勇担创新发展新使命。

2.“三方联手”,巩固创新发展两大平台。

政、校、企三方联手,聚力学校发展重点项目。

巩固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契合青岛市24条产业链发展规划,与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青岛岩康传媒等企业论证信息技术产业链现状,增设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动漫与游戏制作、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试点现代学徒制项目,与青岛万美盛世有限公司、青岛缤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中企”,工作室、项目组进驻学校,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政科校企多方助力,成立山东省(青岛市)虚拟现实产教共同体。2023年专业群招生120人,计算机应用专业申报2023年山东省专业特色化建设项目,通过省级审核

巩固职普融通共建平台。拓宽学生成长多元通道,发挥68中集团化办学优势,联合招收会计事务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新型职普融通班,成立联合育人工作专班,确立联席沟通制度,执行教研例会制,推行“专业课教师走校、班主任联合驻校、联络员双向沟通”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推动教育集团资源高质量“整合、融合、综合”,实现共同育人,学校连续 3 年生源质量逐年提升,真正打破校际壁垒,职教和普教双向奔赴,形成学校有劲头,学生有奔头,家长有盼头的良好育人局面。

3.“三路并进”,夯实提质培优三个推进 

以队伍建设为主线,推进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名师工作室,兼职工程师人才库。加强教研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组建青年教师读书班,举行“课堂好声音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本年度2人获评“教坛新秀”,1人获评“菁英计划”人选,3人获评“教学能手”,1人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学生市级及以上获奖200余人次,“明理勤技”获评青岛市德育品牌。

以大赛夺金为激励,推进学生德技水平提升。通过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岗课赛证融通全面加强技能教学。以国赛获奖为目标,寻标对标追标,提升师生技能水平。以承办大赛为助推,提高专业影响力。2022年学校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技能大赛1个赛项、青岛市技能大赛4个赛项、青岛市2023年国赛选拔承办3个赛项,虚拟现实赛项荣获202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数字艺术设计赛项荣获2023年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以教学质量为重点,推进教研科研质量提升。校长“听评课”常态化,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推进“三三四听评课体系”,全面的整体把控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青岛市教学管理例会上做《以听提质量 以评促发展》经验交流。加强教科研制度保障和奖励机制,《五共建 三加一 四耦合:新型引企入校助推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2022年青岛市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国际合作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每年列入学年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国际合作交流新形势,探讨合作交流新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深入推进对外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途径一直在努力中。近年来,学校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 与德国维森职业学校建立联系。

逐步形成了双方的教师互访,学习考察制度。疫情期间,根据上级要求,对外合作互访交流暂停。但学校仍积极通过通过网络、电话与合作学校进行友好交流活动。2023年5月16日,学校为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角,丰富见识,拓宽眼界,与德国学生和在德留学生通过线上的方式,举行了“初识德国,相遇财经”为主题的学生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财经学校22级商务一班赵志鹏和矫琳芳两位同学主持,活动内容以文化交流、分享校园生活为主,旨在推动财经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学生之间、校园间营造浓厚的国内外文化互识交融的良好学习氛围。

 

2. 与德国马克斯·韦伯职业学校、维森职业学校、汉诺威第十一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23年9月,学校依托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先后与德国马克斯·韦伯职业学校、维森职业学校、汉诺威第十一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多次开展师生互访交换、到对方学校体验等,促进双方师生在艺术、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并在合作交流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子项目和“互联网+人文交流”建设项目,推动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两国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3.促进文化交流,学校举办“怀梦想,至远方”教育讲座。

2023年12月12日,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学校举办“怀梦想,至远方”教育讲座,邀请艾瑞集团德国精英人才计划交流专家李老师担任主讲,2022级会计班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从“你对未来有规划吗”入手,引导学生明白:国际化视野人才的培养对当今人才为本的重要性。当代青年要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担当大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意味着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领航时代。接着,她全面介绍了德国的经济发展、教育培养模式、风俗习惯、行业品牌、风景名胜、福利体系等,着重介绍了德国学生双元制学习现状。

 

本次活动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让同学们对德国文化、德国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意识到自身升学与就业存在的现实差距,提高了备战春考,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五、产教融合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要求,我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方位合作办学模式,以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技并修”人才。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技术人才,学校利用自身产、学、研的优势与经济、技术、设备等先进的企业开展全面合作,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形成“五合一”校企育人模式。

1.校企联盟 提升合作质量。校企合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从单一性、一般性合作到紧密合作,校企联盟使得校企合作不再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而是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平台进行有效互动。我校电气运行与控制、国际商务、环境监测技术、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动漫与游戏制作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搭建“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实训教学模式,严格执行专业顶岗实习方案,强化实训实习质量,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专业依托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与青岛艺游人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公司合作成立虚拟现实产教共同体。环境监测技术专业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与青岛市40多家环保企业合作成立环保协会和职教联盟。

2.校企联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发展需求,2022年邀请企业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完善电气运行与控制、国际商务、环境监测技术、会计事务、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八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22年我校环境监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进行第四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根据要求,制订形成了针对学徒制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3.建立实训基地,形成“五合一”校企育人模式。利用生产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学校向企业支付一定数量的实习经费,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产品等优势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使“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成为实际。学校既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成本。企业既解决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问题,又解决了技术人才、生产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二)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技能人才。

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我们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我们注重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累实际经验,并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企业实习实践。               

  1.结合专业发展,开设与企业需求和产业紧密结合的多个课程。Unity3D开发VR应用实践》、《使用编辑器开发VR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概述》、《淘宝电商运营》、《京东电商运营》、《跨境电商研究》、《微商营销与运营》、《工业分析检验教程》、《水和废水监测技术基础》、《分析化学》、《会计综合技能之数码字》等课程。

2.成立多个校内工作室。“造梦虚拟空间”、“奇想工业设计”、“未来时代人工智能”工作室等。

 

 

 

 

 

 

3. 利用专业知识,赋能企业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学校成立技能训练队,选拔技能人才,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制造中,利用专业知识,发展绿色科技,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多名学生通过参加大赛取得成绩,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升,留在合作企业从事专业工作。不断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制作,累计多个项目成果,涉及城市管理、建设规划、科研、商业、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4.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企业课堂等方式,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课堂、学徒制等多种途径,拓宽校企合作发展路径,强化实践教学,反哺企业发展。

1. 打造实践课堂,拓宽实践途径。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训、实践课堂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先后与可信财税事务所、宇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汉城检测有限公司、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举行校外实践课堂挂牌仪式。

 

2.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通过改变实习方式,把学生编入生产班组,在企业师傅带领下,通过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交流,真正了解设备操作、生产流程,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同时企业也感到接收学生实习对企业的帮助很大,有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3.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生产制作。计算机专业和青岛数字工厂动画有限公司成为“现代学徒制”合作单位,学生到企业实践,参与到热剧的生产制作中,成为热剧的“后期剪辑师”。《热血书院》、《斗破苍穹》、《亿万懦夫》等多部网剧、电视剧火爆,很多人至今仍沉浸在精美的制作和玄幻的特效中。这些热剧的后期制作和大量特效包装都有学生参与完成。

 

 

(四)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行业需求,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1.企业实践促进技术交流。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和行业技术人员交流,更新知识、获取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意识和科研水平。及时调整专业教学、改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实训设施的完善。专业在不断发展更新中,建立完善专业性较强的实训基地,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合作企业利用他们的企业生产及工程项目的优势,为我校提供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不仅解决了学校建设实训室的资金投入紧张问题,也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享受实训条件,跟随行业发展不断更新。

3.引入企业项目,优化课程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前沿课程和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些特色教材和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大资金专项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2022-2023学年培训专项资金达20余万元,人员涉及班主任、名师、学科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美术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全员等多元化培训。内容涵盖:师德、新教材、大三科、信息化、双师型、实训实习等多方面,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合作企业青岛环控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共派出企业教师王秉秀等10名,参与课堂教学588节。青岛万美盛世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青岛缤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派出企业教师王凯等15名,共参与课堂教学1462节。

 

(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校企合作水平和层次在各方面不断提升,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了学校办学影响力。

1.开展企业培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我校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积极为合作企业开展节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同时聘请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家、学者、行业技术能手、突出贡献技师作专兼职教师上课,开展讲座,针对行业企业工作生产实际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2022-2023年提供培训和鉴定人员近 500名。

2.强强联手,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近年来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和企业研发实力,各专业与企业联合教研,以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为背景,开展多项课题和专利。《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新三教”改革实践研究—以青岛市计算机专业为例》,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全面学徒制视域下的环境监测类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均已立项。发明创造的专利:“一种防雨型的中流量采样器”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受理并进行投入企业生产。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七)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合作模式。

为了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建立了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改进合作模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评价和合作成果的评价等。通过多元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后续我们会在学生专业需求与就业导向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而确保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六、发展保障

(一)制度保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守《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都经教代会研究通过,自觉接受师生监督。积极贯彻落实《关于继续做好2022年度青岛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青岛市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督导报告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深入开展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校企共建共赢。

(二)经费保障。

本年度经费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

1)总收入:5019万元。包括①财政拨款4995 万元,其中:基本拨款3980万元;项目拨款(房屋维修、师培训、设备购置等)1015万元,其中生均拨款564.95万元。②事业收入12万元(住宿费收入)。

2)总支出:5013万元。①工资福利支出3312万元;②商品和服务支出843万元;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40万元;④其他资本性支出 218万元。以上款项全部由财政及教育局拨款。

3)学校筹措资金。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和提高基础设施配置,为学校师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①2023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90万元,对学校暖气主管道和部分管路进行更换和维修,切实保障了冬季供暖,提升了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的舒适度。②争取财政专项资金50万元,更换了全体教职工的办公桌椅,大大提升了办公环境。③争取财政资金25万元用于增设视频AI系统,通过抓捕痕迹,通过系统分析,及时预警校园和师生安全,用高科技手段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运行。④自筹资金59万元,进行了学校办公室粉刷及教学楼和操场的维修,提升了教学环境,保证了校园安全。自筹资金44.25万元采购了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技能仿真项目,为环境监测专业学生的职教高考学习和专业技能大赛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自筹资金21万元为所有办公室更换空调,提升办公条件,为教职工教育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七、面临挑战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随着近年来教师退休人员的增多,新教师引入的减少,师资出现短缺,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急剧增加。同时,社会对于职业学校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导致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不高。这种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影响了职业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制约了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在加强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和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认知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最终以优异的教育质量服务社会。

 

 

 


附表:

人才培养质量计分卡

 

 


满意度调查表

 


教学资源表

 


服务贡献表


国际影响表


落实政策表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学校介绍
工作职能
校务公开
应急管理
领导信息
联系方式
党团建设
党建动态
学习交流
支部建设
团委工作
教工之家
工会工作
妇委会工作
后勤服务
德育专栏
德育管理
德育风采
德育活动
交流合作
落实“十个一”
教学专栏
教学研究
教学管理
教学成果
教师成长
专业部风采
培养方案
招生实习
招生工作
实习工作
实习生风采
校企合作
优秀毕业生
实习加油站
版权所有©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78号 联系电话:0532-87895174
备案序号:鲁ICP备12013511号 备案号:370200201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