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劳动的季节,亦是感恩的季节,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开展系列家校活动,加强家校联系,落实十个一项目,教育学生感恩亲情。
一、动动笔,书信表达亲情
在“5·25心理健康月”中,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开展了“亲爱的,我想对你说……”活动。通过给对方写信,为父母与孩子提供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机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让父母与孩子多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说说心里话,加深情感。
17国商1班学生: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一个爱漂亮的妈妈,也是一个爱劳动的家庭主妇,您有着卷卷的长发,美丽的眼睛,还有乌黑靓丽的长发。每次我回家就是妈妈最头疼的时候,因为一到家我的房间就像猪窝一样,等着妈妈来收拾,但是啊妈妈从来都不说累。妈妈对我的好,我永远记在心里,我会用实际行动去报答妈妈,妈妈,我爱您!
16商务大专班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声“您放心吧!”我会不断的努力,不辜负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取得更多好成绩。我要把我的爱和祝福变成一位“快乐的小天使”,永远守护着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17会计5班学生家长:亲爱的女儿,我想对你说,看着你一天天的成长,用心感受你一点一滴的变化,我真切的领悟到生命的美丽与不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在经历过多少的啼哭之后,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一步一步慢慢走稳。
18会计3班学生家长:亲爱的女儿,我想对你说,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高一即将过去。孩子,妈妈希望你在新学期快快乐乐,努力学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发挥不出个人潜力!


二、加加油,运动加深亲情
在趣味运动会中,家长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绿茵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积极参与,融入到比赛的各项工作,并主动承担了一些琐碎烦杂的工作。比赛过程中,家长志愿者们参与了包括评比文明班级、运动场地安全护卫、观看学生纪律维持、摄像、班级休息学生安全、后勤保障协助等在内的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家长志愿者的身影。家长志愿者们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和无限的热情诠释着对本次运动会的支持与奉献,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亲情,感受温暖,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学校还邀请家长志愿者们与学生一起参加了踢毽子接力比赛。他们的参与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减轻了许多压力,也使得这次运动会有序、精彩、圆满的开展。


三、动动手,劳动谢恩亲情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以“五一劳动节”、“母亲节”为契机,家、校携手,共同开展“劳动谢恩亲情”主题劳动教育,号召学生“做一项家务劳动”,帮助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同时借此体味父母不易、感恩亲情。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赞扬。
五一假期,许多同学行动起来,有的和父母一起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有的叠叠衣服、扫扫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有的亲自张罗一顿家常便饭,甚至给爸妈唱段曲儿,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洗洗脚… …

假期归来,谈及感受… …
17电气1班的贾文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爸妈一起来了一次彻底大扫除,在家的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亲身体会到爸爸妈妈做家务活的劳累,以后,可不随手乱扔乱放东西啦!
17会计5班的王依达:做家务不是一件简单事,但是父母每天都要做家务,身为子女的我们,帮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觉是可以的。让父母减轻负担,所以为父母做家务是很有必要的。
16商务班的魏丽婷:做家务劳动确实累,可是能让我们在劳动中实践,体验父母的辛苦;而且能培养我们不怕脏,不怕累的良好精神。
18电气2班的张阳:原来父母在干活时候是多么辛苦,同时也庆幸能帮父母干活是多么开心,我为自己留下一个目标,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负担。
17电气1班的贾文昊家长:放假前,班主任说学校开展了“做一项家务劳动”的活动,希望孩子在向我们家长请教如何做家务时,家长能耐心告知,有时间的话与孩子一起做做家务。我之前一直觉得孩子笨手笨脚做不好家务,就不让他插手,自己一手包办。通过这次活动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能帮我做家务,并且能做好家务了,感到非常欣慰。
17会计5班的王依达:孩子平时有点懒,在接到老师活动通知时,我们还在考虑如何能让他积极点,没想到放假期间,孩子主动提出一起做家务,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在一起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也与孩子聊了很多,了解到了孩子很多的想法。
16商务班的魏丽婷家长:孩子回家主动帮我做家务,还对我说了“妈妈辛苦了,我爱你”,我非常开心。
18电气2班的张阳家长:最近感觉儿子能体谅我们的辛苦了,放学回家都主动帮忙做家务,进步很大,我们也尽量抽时间多陪陪他。


通过本次“劳动谢恩亲情”主题教育,学生们实践中加深了解了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务劳动中促进了与家人的交流和沟通,感受亲情的温馨。希望家校共同努力,继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劳动成为习惯,努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收获完满人生!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一直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今后将最大程度地拓宽家校沟通渠道,积极创造共同育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完善家校协同配合机制,家校携手,共筑孩子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