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党团建设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先进事迹专题学习会(二)
作者:办公室   来源: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8-08-20   点击:479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山东省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王传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省、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先后下发通知,要求大家认真学习王传喜、王继才2名“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党总支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开展相关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境界、凝聚共识,坚持真学实做,把学习先进典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工作成效上。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将学习激发出的动力注入到教育事业的各项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19台收音机是他最好的“朋友”

王继才,1960年出生,******党员,江苏省灌云县人。200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

开山岛,是一座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被称为黄海前哨。这座岛远离海岸,是一座名副其实 的孤岛,多年无水无电,补给困难。1986年,在上岛之前,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已在苏南一带打工几年,夫妻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986年7月,王继才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受命守卫开山岛,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此前四任待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

1986年起,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抱定“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的坚定信念,守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

刚上岛时,部队会定期给他送淡水和补给,当他听说每送一次要花费好几千块时,他就不让部队再送了,他把雨水攒起来,沉淀一下,吃得就是这样的水。

开山岛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为了能在开山岛上扎下根来,夫妻俩决定在岛上开荒种地。没想到,第一年,种了100棵白杨, 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无一存活。一直到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终于长出了一棵小苗。如今,30多棵松树、苦楝、无花果,和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一样,也在开山岛上顽强的生长着。  

上岛的头二十年里,王继才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听广播。对他来说,物质条件差,可以忍一忍、熬一熬,守着孤岛,远离人群,最难捱过的莫过于寂寞和沉闷。收音机几乎成了他离不开的耳朵,这么些年,用坏了的收音机就有十九台。

2012年,王继才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件让他很气愤的事,钓鱼岛购岛事件,听到这个事情后,他在岛上的一棵树上刻下了一行字,“钓鱼岛是中国的” ,用来警醒自己、提高警惕。不仅这几个字,他刻下的字还有“奥运申办成功”、“庆祝北京奥运成功”等字样。他就这样,在方寸之地,通过小小的黑匣子和无线电波,关心着国家大事,分享着祖国的成就。

一个个场景,一件件物品,反映着王继才对开山岛、对祖国的热爱,也见证着32年来,他无怨无悔的坚守与付出。

1993年开山岛民兵哨所被国防部嘉奖为“以劳养武”先进单位,并获江苏省军区一类民兵哨所的美誉。王继才是全国“时代楷模”。2016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下发文件,授予开山岛民兵哨所“海防模范民兵哨所”等荣誉称号。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巡岛途中因病去世,终年59岁。

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 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 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王传喜:打造乡村振兴的“代村样板”

王传喜是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自1999年3月担任村党支部(党委)书记以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光荣职责,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将一个“脏乱穷差”的落后村,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优秀品质,生动体现了基层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尽职尽责的崇高精神,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6月13日,******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王传喜“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6月29日,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王传喜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担当作为树立了价值标杆,提供了行为指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自觉以王传喜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情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尽职尽责的精神境界,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勇于当先锋、做模范,争当“领头雁”、带头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传喜带大伙儿走共同富裕的路,走对了”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77岁的村民李学全,2013年搬进了代村老年公寓。“沙发、床、电视机都置办好了,搬着行李就住进来了。”老人笑着告诉记者,“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上世纪90年代末,代村脏乱穷差,村集体负债380万元,村民人心涣散, 王传喜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时,李学全为他捏了把汗。

直到有一天,王传喜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马去河南南街村考察,在留言簿上写下“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的豪言壮语,李学全心里默默感叹:“这小伙子,行!”

王传喜果然没让代村人失望。

20年来,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从治乱入手,抓治安、抓清欠,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代村逐渐成为典型村和先进村。2005年,代村启动实施了“十年建成全面小康村庄”总体规划,用10年时间完成了旧村改造,完成了65栋居民楼、170户小康楼的建设,中小学、社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今天的代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搬进了代村老年公寓,并分年龄段按月享受“老年优待金”,年龄越大标准越高。村民100%参加 了“新农合”“新农保”,所需资金由村集体全部负担;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年享有村集体发放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传喜带大家伙儿走共同富裕的路,走对了!”李学全说。在王传喜的带领下,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代村各业总产值20多亿元,村集体收入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5万元,村集体资产增长到12亿元,代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全国敬老先进村、中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学校介绍
工作职能
校务公开
应急管理
领导信息
联系方式
党团建设
党建动态
学习交流
支部建设
团委工作
教工之家
工会工作
妇委会工作
后勤服务
德育专栏
德育管理
德育风采
德育活动
交流合作
落实“十个一”
教学专栏
教学研究
教学管理
教学成果
教师成长
专业部风采
培养方案
招生实习
招生工作
实习工作
实习生风采
校企合作
优秀毕业生
实习加油站
版权所有©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78号 联系电话:0532-87895174
备案序号:鲁ICP备12013511号 备案号:37020020110078